吴亮律师
城镇低保资格被取消,不一定会面临罚款。从法律角度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若低保户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低保待遇,或在家庭收入情况好转后未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而继续享受低保待遇,一旦被民政部门发现并确认违规行为,不仅会被取消低保资格,还可能面临经济处罚,包括追回冒领的低保款物及处以罚款。若低保被取消且收到罚款通知,表明问题比较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了解自身权益并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从法律角度看,低保资格被取消后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批评教育、警告、追回冒领款物及经济处罚等。在选择处理方式时,低保户应积极配合民政部门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若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应主动承认错误并尽快退还冒领的低保款物,以减轻处罚。同时,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了解自身权益并争取合理的处理结果。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从法律角度,针对低保资格被取消的情况,具体处理方式如下:1.若低保户因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低保待遇而被取消资格,民政部门会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并追回其冒领的低保款物。情节恶劣者,还将面临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2.若低保户在家庭收入情况好转后未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而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民政部门会追回其多领的低保金,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情节严重者,亦可能面临罚款处罚。3.在面对低保被取消的情况时,低保户有权向民政部门咨询或申诉。若对处理结果不满,还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处理过程中,低保户应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在申诉或诉讼过程中使用。